
国家艺术基金2020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
《汉唐古典舞创作人才培养项目》
彩票公益金资助
中国福利彩票和中国体育彩票、国家艺术基金资助
国家艺术基金2020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
《汉唐古典舞创作人才培养项目》招生简章
一、 项目实施背景及特点
汉唐古典舞是中国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阵地。汉唐古典舞取材自中国古代最为辉煌的汉唐文化,以其精神与艺术气质为审美主干,将汉唐的乐舞文化传统与明清以来发展成熟的戏曲舞蹈形式相结合,是中国古典舞的重要学派之一。着眼于行业的现状,汉唐古典舞作为中国古典文化领域重要组成部分,在艺术创作方面尚告薄弱、犹待鼎革、应予重视,亟待激活与加强。汉唐古典舞艺术创作应“向哪去?”“怎么去?”值得汉唐古典舞传播者与传承人思考。汉唐古典舞的艺术创作面临着审美取向与主体创新的难题,通过创作人才的系统培养,有助于创作者将作品的文化背景、审美取向、历史风貌表达出来,丰富古典舞创作方法与理论,加强古典文化的传播与影响力,从而破解中国古典舞创作之困境,提高中国古典艺术的粘合度,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讲好“中国故事”,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培训项目简介
(一)项目简介
《汉唐古典舞创作人才培养》项目实施主体是天津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全国首批获得硕士学位和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之一,经过六十余年的建设,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专业艺术人才。天津音乐学院舞蹈系于2000年筹建,以汉唐古典舞为优势课程,始终坚持传统文化“乐舞一体”的艺术特色,注重汉唐古典舞的传承,包括素材的创新与挖掘以及作品的原创性,通过长年教学实践,积累了大量的汉唐古典舞作品。
《汉唐古典舞创作人才培养》项目,旨在培养优秀的舞蹈创作人才,满足舞蹈艺术当前和长远发展需求,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围绕汉唐古典舞艺术创作出作品、出人才的核心目的,注重创作实践与理论经验相结合。一方面着力提升专业技能、拓宽艺术视野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高舞蹈创作的粘合度与感染力,探索传统舞蹈在当下社会多元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创新与实践,以优秀的汉唐古典舞作品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致敬。
(二)国家艺术基金简介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艺术基金(英文名称为China National Arts Fund,英文缩写为CNAF)于2013年12月正式成立,旨在繁荣艺术创作,培养艺术人才,打造和推广精品力作,推进艺术事业健康发展的公益性基金。国家艺术基金的资金,主要来自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同时依法接受国内外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捐赠。国家艺术基金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尊重艺术规律,鼓励探索与创新,倡导诚信与包容,坚持“面向社会、公开透明、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工作原则。
三、培训安排
(一)培训时间
根据《国家艺术基金申报指南》和《项目申报协议书》的相关规定,2020年度《汉唐古典舞创作人才培养》项目集中授课与培训38天。
具体安排为:
2022年6月13日---2022年7月12日(集中授课)
2022年7月13日---2022年7月20日(演出汇报)
(二)项目实施地点
1.集中授课地点:天津音乐学院学术厅、多媒体教室。
2.创作艺术实践地点:天津音乐学院舞蹈系排练厅及实验剧场。
(三)培训人数:20人
(四)培训形式
脱产培训,包括集中培训、跟踪指导、创作实践、择优展演等多种形式,做到课题组教师团队集体授课与个体辅导相结合、实践类课程与讲座、研讨类课程相结合、教学排练与创作实践相结合、艺术实践与创作方法理论建构相结合。
(五)主要课程
汉唐古典舞基础理论、编创课程实践训练、经典作品分析、舞蹈素材、舞蹈编导理论、舞蹈音乐理论、创作作品辅导等。
实践课 |
理论课 |
身体认知与体验 |
汉唐古典舞审美取向 |
古代舞蹈教程 |
断代舞蹈研究 |
中国舞编创 |
舞蹈音乐理论 |
传统组合 |
汉唐历史常识 |
古典舞创作练习 |
汉唐古典舞动作解析 |
汉唐古典舞特技 |
创作与人物形象塑造 |
舞蹈结构的进与出 |
汉画像研究 |
汉唐古典舞创作实践 |
作品与创作构思 |
创作技法训练 |
孙颖先生的艺术贡献 |
舞蹈创作小品练习与辅导 |
汉唐古典舞的创作与发展 |
(六)成绩评定
成绩评定主要根据学员课业完成的质量进行打分,具体标准(以百分计):出勤占30%;阶段性创作以及课程考试占20%;最终完成创作占50%。经考核评定合格后,可获得由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颁发的《结业证书》。
(七)师资力量
师资团队简介:根据国家艺术基金授课师资要求,此次人才培养项目聘请国内艺术领域知名学者与高校专家、活跃在古典舞创作领域的艺术家以及天津音乐学院舞蹈系骨干教师进行培训指导。
1.拟定部分外请导师:(按姓氏拼音排序)
序号 |
导师 |
所在单位 |
授课方向 |
1 |
陈捷 |
深圳大学副教授,汉唐古典舞协会会长 |
谈舞剧《铜雀伎》与汉唐古典舞动作语汇解析 |
2 |
邓文英 |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教授 |
汉唐古典舞审美取向 |
3 |
杜乐 |
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舞蹈学系副教授 |
古代舞蹈教程史学与实践 |
4 |
郭田 |
北京舞蹈学院创意学院教授 |
舞蹈编创 |
5 |
胡岩 |
北京舞蹈学院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 |
编创与人物形象塑造 |
6 |
李莘 |
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
孙颖先生作品音乐解析 |
7 |
梁戈罗 |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文联舞蹈艺术中心《舞蹈》杂志编辑 |
汉唐古典舞创作观 |
8 |
刘冠 |
北京大学汉画像研究所副所长,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系副主任,副教授 |
汉画像研究与解读 |
9 |
刘建 |
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
肢体语言与舞蹈、舞剧作品解构 |
10 |
吕亮 |
东方演艺集团音乐制作人 |
《只此青绿》谈舞剧音乐 |
11 |
茅慧 |
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研究员 |
断代舞蹈研究 |
12 |
欧建平 |
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硕、博士生导师 |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古典舞 |
13 |
石祥 |
复旦大学文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
汉唐历史文化常识 |
14 |
史博 |
北京舞蹈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 |
身体认知与体验以及汉唐古典舞编创 |
15 |
田湉 |
北京舞蹈学院副教授 |
《俑》“民族身体”的想象性重塑 |
16 |
王舸 |
国家一级编导 |
舞剧、舞蹈作品创作 |
17 |
王堃 |
国家一级演员 |
汉唐古典舞的创作特性 |
18 |
王玫 |
北京舞蹈学院创意学院教授、著名编导 |
舞蹈编创 |
19 |
谢飞 |
东北师范大学舞蹈系主任著名编导 |
舞蹈结构的进与出 |
20 |
于平 |
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名誉院长,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曾任中国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 |
中国古典舞文化与审美 |
21 |
赵倩 |
重庆大学舞蹈系主任,副教授 |
孙颖先生创作初期的形式特征 |
22 |
郑璐 |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副主任,副教授 |
传承与发展谈孙颖先生的创作观 |
23 |
周志强 |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 |
中国文艺与美学方向 |
24 |
佐果 |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副教授,汉唐古典舞教研室主任 |
中国汉代舞蹈教程创作实践 |
2.拟定本院主要导师:方建军(特邀)、王鸿昀,华雪、王达、史军、夏铭、吴少卿、张欢等,主要授课方向有:中国乐舞史、中国古代乐器概述、音乐编舞、编创技法、民族舞蹈的建构、汉唐古典舞素材和教程等课程。
(八)学员管理
为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学员入选后,将针对每位学员实施跟踪管理、阶段检查与结业评价。在培训中学员发生下列任一情况,取消其参训资格:
1.违反国家法律和培训有关规章制度的;
2.在培训中造成不良影响和重大损失的;
3.弄虚作假或剽窃他人成果的;
4.出勤率低于培训周期90%的。
四、报名及录取事宜
(一)报名时间:
2021年12月1日- 2022年1月31日
(二)报名方式:
本招生简章及报名表将在天津音乐学院官网及微信公众号发布,报名需同时提供电子版和纸质版相关材料。
(三)培训对象遴选
本培训项目面向全国招生,择优遴选学员20人。入选学员的年龄原则上为45岁以下,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为人正派,已经取得一定成就的在职青年艺术人才。同时,学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其中的一条:
1.在本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或承担省级以上研究课题且成果较为突出的;
2.取得本专业副高级(含副高级)以上职称的;
3.取得与本专业相关硕士研究生学位(含MFA);
4.从事本行业工作满10年以上,且有较大发展潜力的;
(四)录取方式
1.报名截止后,项目组将组织专家按照国家艺术基金相关规定进行遴选,择优录取。入选学员将通过电话或邮件的方式通知。录取截止时间:2022年3月31日。
2.入选学员需保证培训期间全程脱产学习,由所在单位出具相关证明并加盖单位公章,未能出具脱产证明者不予入选。
(五)材料填报
1.项目报名表及两份个人创作构思(其中一份与创作视频小样相符)(附件1)(电子版放置U盘中,表格原件随U盘邮寄)
2.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职称证明、获奖证书、脱产证明(电子版放置U盘中,复印件随U盘邮寄)
3.申请人创作的作品视频以及构思作品视频小样,每个不少于2分钟(电子版放置U盘中)
以上材料电子版放置U盘中,报送邮箱:hantang@tjcm.edu.cn纸质版随U盘一并于2022年1月31日前寄送,以寄出时间为准。
(六)联系方式:
单位:天津音乐学院
项目负责人:华雪 电话: 13752585593
项目联系人:张翼 电话:18622201958
刘延明 电话:13821223343
联系邮箱:hantang@tjcm.edu.cn
报名材料邮寄地址:天津市河东区十四经路9号
天津音乐学院南校区舞蹈系办公室
邮编:300171
五、学员管理与结业
(一)培训结业:学员完成培训课程并达到培训要求后,成绩合格的学员将由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颁发认证的结业证书。
(二)教学管理:学员集中培训期间的管理,严格按照国家艺术基金2020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学员培训协议书执行。
(三)培训费用:本次培训项目资金来源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入选学员参与的全部研修课程均为免费,培训期间的往返交通费、食宿、学习教材等费用均由项目主体承担,按照相关标准执行。
六、说明
本《招生简章》最终解释权归国家艺术基金2020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汉唐古典舞创作人才培养项目》主体天津音乐学院所拥有。